老师当主播 4万余名学子“云”游青岛纺织博物馆
4月17日下午,青岛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了小学校本课程在线展示活动,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进行了《百年印记,走进青岛纺织博物馆——“云”研学课程网络直播展示》,学校老师张菲菲和杨笑梦担任主播,带领学生“云”游了全国首个“纺织类”博物馆——青岛纺织博物馆,全市共有4.6万名学生在线观看直播。
据悉,近年来,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开发了校本研学课程《行走中的课堂》,引导学生突破书本、教室、校园的界限,走向自然,走向社会,去经历与体验,实现知识与生活的链接。本课程分为“寻根中华文化”“博物馆里知天下”“触摸大自然的脉搏”三大主题。《百年印记,走进青岛纺织博物馆》便是“博物馆里知天下”中的一个主题展示。
青岛纺织博物馆是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,也是青岛这座城市崛起的见证。百年老厂房,今夕成为国内首家纺织主题博物馆和纺织遗址公园,步步是风景、处处是学问。主播老师在博物馆直播现场,分五大版块,逐一带领学生走进每个展馆。
第一版块:工业文明
这部分课程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厂房内的包豪斯设计元素,从用料、采光、通风等方面体会利用自然现象、遵循客观规律的包豪斯建筑工艺的精妙,启发设计思维,探索工业文明发展历程,发现古老又现代的建筑里蕴藏的玄机。
第二版块:工匠精神
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、职业能力、职业品质的体现。它不仅是过去劳动人民的优秀传统,在当今社会依然必不可缺。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了解作为“母亲工业”,纺织业对青岛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;其次探寻作为全国纺织杰出代表、青岛纺织骄傲的著名人物——郝建秀的事迹。学生们通过了解“郝建秀工作法”诞生的过程,学习了郝建秀为代表的敬业、专注、精益、革新的工匠精神。
第三版块:纺织工艺
主播老师通过邀请博物馆专家进行讲解,使学生了解从棉花织成布的具体操作过程,在开阔眼界的同时,学生们懂得了从棉花到织布,凝聚了许许多多劳动中的智慧和汗水,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意识。
第四版块:纤维科技
青岛纺织博物馆的纤维科技馆,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,打造了一个融科普教育、娱乐休闲、生活体验等于一体的纤维科技与纤维艺术体验中心。在直播中,博物馆专家告诉孩子们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成纤维,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殊性能,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技之门,感受科技的飞速发展,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。
第五版块:安全系统
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,纺织厂特别的防火门工作原理,以及里面所包含的科学道理,既可以引导学生探求安全系统的智慧,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。
青岛市教科院的马伟林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的策划、指导。她说,课程是表达一所学校精神与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,是学生全面成长、个性发展的基本保证。每所学校都应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,开启自己的课程体系建构。“青岛市连续三年开展了精品校本课程的评选,遴选出很多有特色的、有推广价值的课程,本次‘云’研学也是我们对精品课程推广方式的一种新尝试。”马伟林说。
2、本网其他来源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3、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,电话:0755-32905944,或者联系电子邮件: 434489116@qq.com 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4、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。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。